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商业遥感卫星助推测绘技术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童庆禧在7月22日的2015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高端论坛上提到的采用多镜头、多卫星组网的方式实现基于倾斜摄影原理的三维建模方式的构想,颇使人深思。

从市场需求来看,童庆禧院士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智慧城市如火如荼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地理国情普查和不动产登记,再到惠及民生的智慧服务,上至政府下到行业企业,对影像数据特别是对真三维化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有着更强烈的应用需求。

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业内会对由卫星组网的倾斜摄影测量有广泛期望,随着中国要大力发展商业卫星,商业遥感卫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也曾在国内外的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发展商业遥感卫星的重要性,并提出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商业遥感卫星,是支撑童庆禧院士构想,进一步从理论阶段到实践的驱动力。

童庆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提到过,要建立创新的测绘体系,包括会形成从地面、低空、中空到高空的测绘手段,这方面也要求我们从技术上追赶国外,甚至赶超国外的技术。

全国倾斜摄影技术联盟的成立,正是基于核心技术建立一个测绘体系链,他们当中的企业优势互补,当然组件联盟也有宣传上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练内功,通过集体的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从市场角度来看,中国和世界很多地方都不太一样。我们国家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各种信息化和智慧城市的词眼常被提及,也许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发达城市十几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在中国,变化是日新月异的。这时候,从政府、到行业企业,对信息更新的需求是迫切的,其中三维化的测绘地理信息是其中之一,因此从测绘来看,我们需要跟上城市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步伐,提高测绘地理信息三维快速建模速度。

从我个人来看,由于我一直以来是从事以遥感为主的工作,我就想基于倾斜摄影测量这个技术,已经有从低空无人机到高空航飞,那么是否甚至可以转到卫星上去,比如在卫星组网的每一颗星上放置一颗镜头,按照倾斜摄影测量的原理,变成倾斜摄影的卫星集群对地面进行测量。目前这还仅仅是一个构想。

童庆禧:我们从“北京一号”开始就得到科技部863计划、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推进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目前来发展商业遥感卫星,仍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第一,是商业遥感卫星的成本一定要降低,如果你研发的卫星成本很高,商业利润就很小,这不利于商业化的进程。

第二,商业遥感卫星企业,在国家政策之下,要有明确的商业模式,目的就是要把从遥感数据、产品和服务推出去。

第三,要建立一个善于营销的团队,包括建立品牌文化和思想,思考如何让优质的服务走向市场化、国际化。

第四,商业遥感卫星,本质上是需要在政策上减少一些条条框框,最大限度推动商业化的进程。

第五,在发展遥感商业卫星的现阶段,应加强国际合作,这在初期阶段,可以提高我们的市场认可度。

童庆禧:像我们所提到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正是我们国家的重大专项,这里有诸如从高分系列的一号、二号和三号,他们为国家所有。但国家遥感卫星数据的提供,除了考虑信息安全问题,还有面向遥感数据的用户,在体制和模式上所存在的供需问题。

商业遥感卫星,将是一个商业化的服务系统。在须做好国家保密工作之外,数据能以服务的形式按需提供给用户,包括数据量和时间,都要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商业遥感卫星服务的主要优势。

童庆禧:从技术实力来看,我觉得我们并不见得做不到,但是有可能研发费用相当高,这对我们探索商业遥感卫星来说,企业会承受不起。

国内的商业遥感卫星企业和国外企业合作,一方面依托他们的技术实力能减少研发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增强自己的口碑,得到用户信赖。

而从长远来看,国内商业遥感卫星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法,实现商业遥感卫星的自主研发、生产和运营。这是未来可期的一种模式。

从国家到整个社会,都有对地理信息非常强的需求,可以说,国内的测绘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迎来了非常好的机遇,期待国内的测绘技术有更大的突破。